2025年寒假,必赢nn699必赢nn699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实践队在武昌区昙华林社区推出独具特色的嵌入式英语浸润课程,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个充满趣味与创新的寒假课堂。这一课程设计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,将英语学习自然融入托管日常,开创了社区非正式教育场景下的英语教学新路径。
课程的最大亮点在于“生活即课堂”的理念,巧妙地将英语学习与托管服务相结合:晨检时,孩子们用"Today is sunny! I feel happy!"完成签到;排队洗手时练习"Line up quietly"等生活短句;课间活动则通过“颜色寻宝”等游戏巩固词汇。据统计,课程累计覆盖50个生活高频短语,实现了碎片化输入与场景化应用的有机结合。

(孩子们课堂的积极互动)
针对5-9岁学生年龄跨度大、英语基础差异显著的挑战,她们创新实施“三级火箭”分层模式。通过“大带小”互助学习、差异化任务设计等方式,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“最近发展区”内获得能力提升。一位家长欣喜地表示:“孩子回家会主动说Thank you,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真的很有效。”

(实践小游戏锻炼动手能力)
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“寓教于乐”的理念。结合传统讲授法与游戏教学法,设计了“Simon Says”指令游戏、角色扮演对话等互动环节。在“我的理想小屋”手工创作活动中,孩子们边制作边学习家具词汇,既锻炼了动手能力,又巩固了语言知识。
此外,在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实践队的倾心布置下,教学空间也被赋予了教育功能。她们将托管教室改造为沉浸式语言环境,墙上贴满中英对照的日常用语,角落设置“英语角”阅读区,甚至将社区青石板路变成了“单词跳房子”的游戏场地。这种空间重构不仅破解了场地限制,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。
她们说,“我们不仅是教师,更是课程设计师、资源链接者和文化传播者。”通过建立“过程性积分+成果展示+家长反馈”的三维评价体系,学习成果变得可见可感。结课时,孩子们用英语表演短剧、展示手工作品,自信的表现让家长们赞叹不已。这一创新课程模式不仅为社区儿童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寒假体验,也为高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。昙华林社区的青石板路上,留下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,也见证了这群年轻教育者的智慧与热情。
文字:创新创业与劳育实践中心
审校:徐圆
审核:陈哲、吴波